纵观企业员工福利的发展历程,过去的福利制度常常是面向公司中所有或大多数员工,与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或工作绩效并不进行直接挂钩,从而具有普惠性质,福利成了薪酬中的保健因素,有它不多,无它不行,福利的目的往往很难实现,但企业的福利成本却在不断攀升。因此,现代企业越来越倾向于放弃“普惠制”,而实施差异化的员工福利,将福利作为对核心人才和优秀员工的一种奖励来发放,要求员工通过努力工作来赚取,以充分发挥福利的激励效率。
企业的福利政策可以给予员工适当的激励,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是否能留得住员工,福利也具有其它薪酬非常独特的作用并且不可替代。为什么同样薪酬水平的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不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福利的不同。
根据中智咨询人力资本数据中心与中智关爱通联合发布的《2019-2020企业福利管理实践白皮书》,不同类型人员人均福利成本有差异的企业比例达到59%,比2018年增加10个百分点。2019年因部分福利的发放对象不同导致不同类型人员的人均福利成本有差的企业占比为24%,相比2018年,比例略有增加。
不同层次的人才,对于企业员工福利的理解与需求也各有千秋。在设计差异化员工福利方案时,对于高层,要注重精神与成就;对于中层,可以提供提升自我综合能力和素养的进修课程,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对于基层,在普适性的物质福利的基础上,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看清自己的职业方向,给予其动力与成长,是企业给予基层员工最好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