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中国企业福利管理策略与实践调研关键发现
2021-02-04 18:30:37作者:关爱通

近年来,员工的福利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 企业福利的实施形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创新和变革,企业想要更好地吸引、保留优秀人才,提升市场竞争力,就必须与时俱进优化调整企业福利体系。当然,优化调整企业福利体系不仅要考虑员工的需求,还要了解目前中国企业福利的实施现状与趋势,以便对标市场福利水平。在这一点上,关爱通研究院的企业福利调研报告能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参考。

关爱通研究院于2020年3月-6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企业福利调研,调研内容涵盖企业福利管理策略、商业保险与健康管理、节日与津贴福利、 员工激励与企业文化四大方面,其中,主调研“企业福利管理策略”共收集有效样本2466份,其他三项子调研也均收集有效样本900多份。我们将四项调研结果的精华内容汇集成《2020-2021企业福利管理实践白皮书》,以帮助企业了解目前国内企业福利的实施现状,对标市场福利水平,并洞察近年来福利发展的趋势,为企业调整优化福利战略与福利项目提供参考。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这份福利白皮书中关于企业福利管理策略与实践部分的几个关键发现。

企业福利白皮书

发现1  企业福利战略规划能力较弱

调研显示,制定了独立福利战略的企业超过6成,其中20.4%的企业福利战略能有效支持目标达成;28.8%的企业福利战略仅一定程度支持目标达成,可能跟福利设计偏离战略,或福利有效性把控不足有关;还有约4成企业没有单独的福利战略,福利更多被看做是薪酬的补充。

企业福利决策来看,受内部福利战略指导的企业并不多,受员工需求、预算、同行影响更大。可以感觉到大部分企业目前能意识到需要从战略高度来规划福利,但规划能力还比较弱,需要不断探索或借鉴外部经验。

福利决策考量因素

(数据来源:关爱通研究院《2020-2021中国企业福利管理实践白皮书》)

 

发现2 企业福利管理总体表现出以“员工诉求”为先的趋势

从福利管理目标来看,以提升员工体验和工作满意度为目的的企业占比最高,超过一半;从福利决策因素来看,比重最高的是员工对福利的内在需求(48%);而企业评估福利有效性的办法或指标中,最常见的也是员工满意度(68.2%)。综上,可以明确感受到企业福利管理越来越从“员工诉求”(员工需求、体验、满意度)出发,换个角度来看,也反映了企业在考虑组织与员工不断发展的关系时,越来越重视福利手段的运用。

福利评估指标

(数据来源:关爱通研究院《2020-2021中国企业福利管理实践白皮书》)

 

发现3  企业福利宣导沟通不足

企业福利管理一直以来都有两块短板,福利宣导沟通不足就是其中一块;福利宣导对 员工福利感知很重要,但大部分企业对此并不重视;重视该环节、有整体福利宣导策略和规划的企业不到四分之一;58.1%的企业仅在福利上线或有需要时才进行基本的宣传沟通。从福利沟通内容来看,偏重福利发放过程中对福利使用说明和设计亮点的介绍,对福利理念的包装和企业价值的宣传有所不足;事后对员工体验的反馈沟通的也比较少。福利宣导方式来看,以线上为主,及时、便捷,触达率高,但氛围比较弱,最常见的是微信群/企业微信群和邮件;线下宣讲的情况不是很普遍,也反映出企业福利宣导/沟通内容比较简单。

福利宣导方式

(数据来源:关爱通研究院《2020-2021中国企业福利管理实践白皮书》)

 

发现4  福利有效性评估不足

企业福利管理的另外一块短板是福利有效性评估,企业福利实施偏重采购和发放,对实施效果关注度非常不足,调研显示,缺乏评估环节的企业占到近一半。企业进行福利有效性评估,能检验是否达到福利实施的目的,短期来看,能提升下一轮福利决策的科学性,长期来看,一套良性循环的福利系统,能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福利有效性评估维度来看,目前企业比较常用的是员工满意度、敬业度和离职率。民企通过员工满意度评估的情况更普遍,一定程度反映民企评估指标较为单一;外企关注离职率超过员工敬业度;国企在员工敬业度、薪酬福利总成本增长占利润率增长百分比、空缺职位应聘人数三方面的考量要多于外企,国企福利有效性评估相对做得更好。

福利有效性评估指标

(数据来源:关爱通研究院《2020-2021中国企业福利管理实践白皮书》)

 

发现5  福利体系固化,HR发挥空间有限

HR目前开展福利工作,面临一些更为实际的挑战,最突出的是没有足够的预算和分配权限(40.8%),其次是管理层不重视(26.6%)和无法准确把握福利项目标准(26.6%)。外企在福利预算方面的困扰更突出;民企管理层不重视的比例较高;国企在把握福利项目标准方面有一定挑战,可能源于合规性要求高、层级多标准多。

企业福利管理面临的挑战

(数据来源:关爱通研究院《2020-2021中国企业福利管理实践白皮书》)

企业福利预算不足、分配受限的本质原因在于企业福利体系固化,在开展项目和发放标准上一般沿袭上一年的做法,HR发挥空间非常有限。调研显示,福利预算相较上年保持不变的企业占到65.6%;对福利体系变革持开放态度的企业仅为少数,而近三年福利体系没有过大改变的企业占到35.9%,另有三成虽然关注外部动态,但很难推动内部的变革;企业对福利变革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的意志,HR更多时候处于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

 

发现6  数字化发展刺激企业福利变革

虽然大部分企业对变革企业福利体系意愿不高,但对变革福利实施方式还是持比较开放的态度,7成以上HR表示“很有必要”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福利管理,HR或企业对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还是比较敏锐和认同。企业可以借助数字化转型契机,重新审视自身福利在策略、实施流程、未来规划方面的表现,对福利体系适当变革或升级。

对数字化的态度

(数据来源:关爱通研究院《2020-2021中国企业福利管理实践白皮书》)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内容作者或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关爱通观点或立场。关爱通力求此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也不保证未来内容不会发生变更。 如本网展示内容的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关爱通会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邮箱:yan.zheng@guanaitong.com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