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关爱通研究院> > 热点
热点 | 新鲜“打工人”,正在重新选择赛道
2020-11-03 16:56:08作者:关爱通

上周,中国已经掷地有声地向全世界宣告,我们出现第二波疫情的可能性很低。不论其他国家怎么议论我们政府的防控措施,铁一般的事实就是,当全世界都在焦头烂额应付着第二波第三波新冠疫情的时候,我们正在从容组织经济复苏。而眼下最让政府操心的,还是如何让大家都有工可打。


在疫情影响下,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20届高校毕业生高达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如此巨大的一波新鲜“打工人”,要如何安置?他们都去向何处了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超半数(51%)毕业生认为今年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受疫情影响,更是雪上加霜。

 

我们再来看前程无忧《2020应届生调研报告》的一组数据:

选择直接就业的比例有了明显的下降,越来越多应届生选择深造/进修、暂缓就业。

访谈显示,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新冠疫情突发叠加影响,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更多应届生选择提升学历和就业技能,或者暂缓就业,增加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


微信图片_20201103165129.png


尽管形势十分严峻,但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新的趋势,那就是这群新鲜打工人,正在选择新的赛道。他们越来越接受回乡创业就业,而不再削尖脑袋挤在北上广上班。


主要从两方面来体现:


一、 国家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

 

7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创业。以新动能支撑保就业保市场主体,尤其是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

 

会议指出,要加大对创业创新主体的支持。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盘活闲置厂房、低效利用土地等,加强对双创重点项目支持。政府投资的孵化基地等要将一定比例场地,免费向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提供。并对首次创业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可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

 

不知大家是否有注意到,今年国庆档的电影主旋律是回乡建设。作为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的姊妹篇,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用了五个小故事单元,无一不是在告诉广大观众:家乡有很多机会,家乡保障已健全,回乡建设,不香么?


正在《我和我的家乡》热映之际,另一部又来了。电影《一点就到家》直接用北京年轻创业者的视角,因创业失败而去云南“散心”,意外发现商机,书写乡村创业无限可能的旋律。这两部电影集中排在了电影市场的黄金档,不得不说,国家显然是有意要带这一波“节奏”的。




二、 互联网+创造了大量时空不受限制的就业机会

 

"平台型就业"和"创业式就业"大量浮现,这对包括求职者、用人单位和政府在内的各相关方都产生了影响。尤其是让回乡创业就业成为了更好的选择,因为这些类型的工作和岗位并不一定非得在大城市才有。

 

新就业形态呈现出的特点是雇用关系灵活化、工作内容碎片化、工作方式弹性化、创业机会互联网化。

 

越来越多的群体,通过互联网平台寻找工作机会、付出劳动并获得收益,这种工作形式被称为“平台型就业”。这些就业者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因此可服务时间也由传统8小时逐渐被延长到24小时。不同平台聚集了不同的需求,同时需求推动着就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创业门槛大大降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创业而非择业,“创业式就业”热潮快速发展。

 

“互联网+”就业的一大特点是就业形式多元化。工作内容、工作岗位、工作形式、雇佣形式灵活多变,工作层次涵盖高中低端,新职业不断涌现,众包就业、网络就业、创业就业等新形态出现。另一个特点是全职就业兼职化,许多有正式工作的人群利用空闲时间兼职兼业,工作和职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此外,“为自己打工”是不少年轻人推崇的一种工作理念。在今年存在全国性疫情的情况下,90后对创业持什么态度?调研结果显示,即使条件不够成熟,仍有40.3%的90后抱有创业的想法。显然仍有不少90后有比较热血的一面,他们对未来发展有自己的考量,充满激情。

 

灵活就业、创新创业正在成为大学生的新就业方式,具体可总结为“四个新”:

一、领域新,包括网商、电商、分享经济、社群经济等;

二、方式新,大学生与雇主的联系不是通过传统的“单位制”,而是互联网平台;

三、手段新,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创业不再依托传统的招聘会、就业市场,而是大数据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

四、观念新,灵活就业、多重身份兼职成为就业新观念,不再追求“铁饭碗”。



----

《2020应届生调研报告》中显示,应届生愿意异地求职的比例正在呈现小幅下滑趋势。

一方面,一线城市虽然拥有更多工作机会和成长空间,但生活成本较高,使得部分应届生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得益于地方引才政策以及产业升级,就近获得合适工作机会的可能性增大,应届生选择返乡就业或者在毕业院校所在城市就业比例提高。其中,女性应届毕业生比男性更倾向于留在/回到原地就业。


微信图片_20201103165148.png

微信图片_20201103165200.png

显然,这对于北上广等超级城市来说并不是好消息。一线城市的光环正在逐渐失去其原有的吸引力,已经无法像过去几十年那样,躺在“地域红利”上不愁人才, 这种危机感,在9月底上海市发布“四校应届毕业生可直接落户”的新政时,便可窥见一斑。

 

最后,以两会代表霍涛的话作为总结,“处在一个多样化需求、多元化选择、个性化供给的时代,以后的就业形态不是按照‘新’‘旧’来划分,而是将以充分释放创新力为核心,形式多样、互相融合。”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内容作者或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关爱通观点或立场。关爱通力求此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也不保证未来内容不会发生变更。 如本网展示内容的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关爱通会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邮箱:yan.zheng@guanaitong.com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