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关爱通研究院> > 政策
关爱通梳理:哪些生育政策为员工带来切实利好?生育福利都有哪些?
2025-05-15 17:47:33作者:关爱通

近期,全国多个地区接连传来生育方面的积极信号与利好消息,那么,哪些生育政策能切实为员工谋得福利、带来利好?员工普遍关注的婚育相关问题都有那些?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

 

生育福利都有哪些?

 

01.假期福利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份明确延长婚假,其中,山西、甘肃两省婚假最长,为30天河南、山东、黑龙江、陕西、宁夏省,在主动参与婚前医学检查的条件下,可以获得额外的婚假奖励

 

全国31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产假天数从158天至365天不等,其中河北、内蒙古、陕西、广西、浙江五省,产假依据1孩、2孩、3孩情况分不同天数。需要注意的是,产假时间按自然日计算,遇节假日不顺延哦。

 

此外,全国31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均在本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规定了男方陪产假(也称陪护假、护理假),陪产假时间10天到30天不等,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

 

而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国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父母育儿假。全国31个省市规定子女三周岁以内的夫妻,每年双方各享受5天至20天不等的育儿假期。重庆市与安徽省稍有不同,规定:子女六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可休育儿假。

 

全国婚育假期一览表⬇⬇

 

企业微信截图_17473023867623.png


02.个税福利

 

为鼓励生育及减轻养娃成本,国家自2019年起引入子女教育等6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2022年新增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2023年又将子女教育、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从此前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至2000元。

 

 企业微信截图_1747302415926.png


03.企业支持

 

在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进程中,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核心主体,在员工生育方面的积极作为,如构建完善的生育保障机制、提供贴心的生育关怀服务等一系列举措,能切实增强员工在工作与家庭平衡中的幸福感与满足感,进而有效激发员工的生育意愿。

 

那么,企业可以提供哪些支持呢?

 

①. 设置生育友好岗位:企业可创新设置“亲子照顾岗”,精准面向有子女照护需求的员工,针对这类岗位,企业可以构建灵活多元的工作模式,如:弹性工作制度,员工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合理的时间区间内自主选择到岗与离岗时间;同时,推行远程办公居家办公制度,充分尊重员工在家庭与工作间的平衡需求。

 

②. 职业发展支持:企业可以为生育后重返职场的女性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确保生育后女性在职业发展通道上享有平等机会,充分激发其工作潜能与职业热情。

 

③. 鼓励责任共担:鼓励男性申请育儿假,参与家庭育儿事务,促进家庭成员间责任共担。

 

④. 员工关怀与心理支持:聚焦生育员工的特殊阶段需求,针对育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焦虑、压力过大等困扰,企业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等多元化举措,为生育员工提供科学、系统的心理疏导。同时,可以组织亲子活动、员工家庭日等团队建设活动,营造温馨和谐的企业氛围,增强生育员工对企业大家庭的归属感,提升员工在工作与家庭双重角色中的幸福感。

 

内容来源:各地人社局官网

信息整理编辑:关爱通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内容作者或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关爱通观点或立场。关爱通力求此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也不保证未来内容不会发生变更。 如本网展示内容的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关爱通会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邮箱:yan.zheng@guanaitong.com
查看更多>>